肩负使命任务 创造新的伟业(社论)

肩负使命任务 创造新的伟业(社论)
千秋伟业,薪火相传;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一批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这是一个凝聚全党共识、反映人民期待,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富有活力,能够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的中央领导集体。选举结果充分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共同心愿,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奋发有为。前进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继续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这充分表明,我们党无愧为坚守初心使命、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更好肩负使命任务、创造新的伟业,我们党必须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中央领导集体。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原标题:肩负使命任务 创造新的伟业(社论)

军事 | 赫尔松之战,俄乌各自想要些啥?-俄军-乌克兰-乌军_网易订阅

军事 | 赫尔松之战,俄乌各自想要些啥?|俄军|乌克兰|乌军_网易订阅
文|笑饮至少从10月20日开始,俄乌要在赫尔松大战一番的消息就纷纷而出。从当地情况来看,赫尔松地区的亲俄行政机构称,当时已经在疏散人员,将大约1.5万名民众撤往更靠近俄罗斯本土的第聂伯河左岸;又有消息称,俄乌双方都调集重兵前往赫尔松。俄军空降兵在赫尔松展开行动 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乌各自想在赫尔松得到些什么呢?亦有一些分析认为,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正加强军事合作,是否会从乌克兰北部方向进攻乌腹地?01在笑饮看来,目前俄乌争夺的焦点仍在乌东。主要将是连接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的赫尔松地区。俄方称,当地时间10月22日,俄军空降兵在克里沃罗格方向彻底摧毁了乌军第28独立机械化旅第1机械化营,并摧毁了北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等现在属于北约的国家支援给乌克兰的T-72坦克。克里沃罗格位于赫尔松以北的尼古拉耶夫州俄方称,自“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已摧毁乌军超过6000辆装甲车。无论这一统计数据是否有偏差,起码俄乌冲突将苏联时期生产的坦克装甲车辆消耗掉许多。譬如一些在苏联解体之后加入北约的国家,那些T-72坦克、米格-29飞机等等,提供给乌克兰,自家基本没有存货了。北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的T-72坦克可能是最新的案例。值得一说的是——克里沃罗格位于尼古拉耶夫州南部,靠近赫尔松。乌克兰军队为何向这里聚集?是否准备发起收复赫尔松的攻势呢?从外媒一些报道来看,自10月中旬以来,乌克兰军队在尼古拉耶夫-赫尔松一线实施了多次营一级的进攻,但都被俄方武装击退。乌军装甲部队 图:资料亦有军事评论员认为,乌军是在发起试探性进攻,想要摸清俄军重兵方向。下一步,才是调动大部队发起大规模反攻之时。02不过,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俄罗斯方面在调动资源,准备固守赫尔松。同时,俄军调集一部分兵力前往赫尔松东北方向的扎波罗热,意在卡霍夫卡水电站。笑饮没能从民用的相关地图上搜索到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具体位置。不过,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这一位于上第聂伯河的“神秘”的水电站建于苏联时期,是乌克兰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其下游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 图:资料在俄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之后,扎波罗热核电站和卡霍夫卡水电站都落入俄军之手。乌克兰会如何做?据俄方说,乌军想要通过攻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导致水坝垮塌,洪水冲入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办法,来赢得胜利。当然,乌克兰想要通过西方援助的诸如“海马斯”火箭炮之类就炸坏大坝,笑饮认为可能性极低。毕竟,这是苏联时期一个相当坚固且不对外展示、连谷歌地图都搜不到的所在。但不得不说,这座大坝在苏联解体之后,是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之一,乌克兰方面应该对大坝的情况较为了解。如果乌军攻上大坝,以安放炸药的方式炸坏大坝,还是有可能的。这样,真可以将扎波罗热核电站冲坏,导致核泄漏。简直相当于大规模的脏弹攻击。乌军是否会有这样的企图呢?很难说。毕竟,此前扎波罗热核电站曾经遭到炮击。在卡霍夫卡水电站暂时还没遭到破坏性打击的时候,乌军对第聂伯河上的永久、临时各种桥梁的袭击,就没断过。03另有消息称,俄军近万名军人和170辆坦克为主力,外加携带“匕首”高超音速武器的米格-31战斗机、图-160轰炸机等已经前往白俄罗斯部署,并已与白俄罗斯军队组成联军。位于乌克兰北面的白俄罗斯,更靠近基辅。在今年2月俄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时,曾有部队从这里直插基辅方向,起到一定效果。俄军调兵前往白俄罗斯,是否意味着将再次以基辅为目标展开军事行动,且此次行动更重型化呢?白俄罗斯空军苏-30战机为俄军图-22m3轰炸机护航资料图 图:俄罗斯国防部网站笑饮认为,俄白联军佯攻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白俄罗斯国力有限,军力更有限。白俄罗斯贸然卷入俄乌冲突,对其国家并不有利。必须注意到——俄罗斯方面大致已经将“特别军事行动”改成“保卫顿巴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也就是说,此前一直声称的要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云云,很有可能已经不是普京当下的目标了。俄目前就想保住已经“公投入俄”的乌东四州,并与克里米亚连成片。如果乌克兰的防御和反击都不够犀利,未来俄军再向敖德萨方向挺近,彻底切断基辅当局与黑海的联系,这一点是有可能去做的。而再次大军攻入基辅的可能,目前看,微乎其微……版权说明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专家:无人机群将更频密用于未来战场-导弹-飞机-飞行_网易订阅

专家:无人机群将更频密用于未来战场|导弹|飞机|飞行_网易订阅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10月20日刊登题为《在乌克兰的大规模无人机袭击预示着“战争的未来”》的文章,作者为桑贾娜·瓦尔盖斯。文章认为,俄乌冲突中无人机集群的使用正指向战争的未来。全文摘编如下:17日早晨接近7点的时候,基辅的人们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刺耳的声音,然后搞清了它的来源——一群飞入这座城市的自杀式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双方一直都广泛使用无人机,但这次是俄罗斯首次通过无人机群发动打击。在当地人等着看无人机会飞去哪里时,气氛高度紧张。当每一架仍在空中飞行的无人机发现目标并向其俯冲时,这些飞机的低鸣声、枪炮声和尖叫声便不绝于耳。这种飞机被称为自杀式无人机,因为它们只发动一次攻击,不会返航。乌克兰官员说,在该国领空使用的主要是伊朗制造的“目击者-136”型无人机。但俄罗斯否认自己使用了伊朗无人机。重在以量取胜这些无人机远非高端技术。最小型号的造价可能只要2万美元上下,而传统无人机的造价通常至少是这个数字的10倍。它们还携带了35至40公斤重的炸药,比大多数无人机携带的炸药量要小得多。但这些无人机重在以量取胜。它们成群结队地出现,飞行高度低到足以躲避雷达防御系统。美国战争研究所研究员凯瑟琳·劳勒说:“它们相对较小,而且是一次性的。它们撞上某物然后爆炸。”她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并不是你在其他冲突中看到的那种无人机,比如美国‘捕食者’无人机,那些无人机的价格要高得多,也复杂得多。这些无人机实际上是导弹——它们在原地逡巡,寻找目标。”它们的低价格意味着这些无人机可以大量部署,它们在发动攻击前悬停在空中,因此会对观望它们袭击的平民产生心理影响。乌克兰官员估计,他们在过去一周内击落了数十架这种无人机,自它们首次使用以来击落了近100架。但即使被击落,它们也会在空中爆炸,并能喷射出可能致命的碎片。那些命中目标的无人机会在撞击的瞬间爆炸。分析人士说,俄方无人机群的攻击似乎是为了报复乌克兰最近发动的袭击——比如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似乎也是为了打击乌克兰民众和军人的士气。参与高级战事但这一战略也有可能预示着世界范围的一种更宏观趋势。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技术与欧洲电力计划的高级政策研究员乌尔丽克·弗兰克说:“这些无人机令俄罗斯能够把远离前线、远离主要作战空间的乌克兰人作为目标。”与现代战争的许多趋势一样,这些技术似乎在长达10年的叙利亚战争期间得到了检验。可能性不大的国家也在成为国际上的无人机大国,比如土耳其,它最近向索马里、尼日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它们被传统的军备市场拒之门外——出售无人机。乌克兰军队自己也使用了土耳其制造的“旗手”无人机和美国提供的“弹簧刀”无人机。由于许多国家无法购买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青睐的高成本无人机,这些体型较小、价格较低的无人机很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部署。有迹象表明,乌克兰军队也在适应这些无人机蜂群构成的新挑战。一家乌克兰初创企业与军方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ePPO观察者”的智能手机APP,平民也可以为乌克兰军队提供瞄准数据。软件说明称:“镇定地打开这个APP,然后把你的智能手机指向你看见或听见有飞行器来袭的方向,然后按下红色按钮就行。”乔治·梅森大学政策与政府学院政策研究员扎卡里·卡伦博恩说:“专家之间围绕无人机是否会被用于更先进的战事展开了大量争论。(乌克兰的)这些例子证明,即使是更先进的军事强国也会广泛地使用无人机。”飞越基辅上空的自杀式无人机(法新社)他说:“我们看到了使用大量无人机的军事价值。因此,一个合乎逻辑的反应将是:‘我们如何做到更有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与其他通信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更灵活机动和更精确?’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无疑在指向战争的未来。”